羽毛球受伤部位与技术缺陷之间的密切关联

  羽毛球是一项贯穿全身所有部位的运动项目,从颈椎到脚踝,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都有所运动且互相配合。对于羽毛球运动来说,少了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参与,都会影响羽毛球技术的正常发挥。

 

  在打羽毛球的过程中,虽然发力特点各具特色,但是打完球后身体出现疼痛的原因却是存在共性的。想要预防打球后出现的疼痛,就要从打球时身体的各个部位出发,下面就来详细分析羽毛球各部位损伤与造成羽毛球技术问题的关系。
 
  一.小腿和脚踝部位的疼痛
 
  很多球友在跨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脚步侧向落地,这种落地方式是要竭力避免。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脚踝会受到极大的冲击力,导致脚踝部位疲劳劳损,出现小腿和脚踝酸痛情况,同时也会大大增加脚踝崴伤的可能性。
 
  二.膝盖部位疼痛
 
  和脚踝部位的疼痛一样,在打球的过程中,要尽量使膝盖正对身体的发力方向,避免侧向受力。同时,在腿部需要剧烈发力时,小腿、脚踝、膝盖、大腿各个部位不要处于一条直线,使膝盖受到直接的冲击,而是各个部位之间需要一定的角度尽可能缓冲冲击带来的压力。
 
 在冬季打球时,很多球友都有这样的坏习惯:打完球后,上身穿着棉衣,下身穿着短裤就出了门。有这种习惯的球友,切记要尽快杜绝,人的膝盖有着复杂的肌肉和软组织系统,是身体最为娇贵的一个部位,如果保暖不到位,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三.臀部和大腿疼痛
 
  臀部和大腿部位的疼痛,多是因为接头顶球或者跨步救球回位动作不正确导致的。
 
  在打球的过程中,很多球友在这两个情况下都会使用单腿发力的方式来使身体迅速站直并保持平衡状态。这个过程,人的重心需要有一个从前向后的转变,单纯依靠一条腿的臀部肌肉和大腿肌肉来完成这个重心的转变,次数多了势必将会导致这个部位身体的酸痛。
 
  又出现这种情况的球友,在打球跨步前脚跨出后,后脚也要随之跟进以减少前腿的负担,后退时也是如此,保持双脚间跟进的频率。
 
  五.手腕的疼痛
 
  手腕是羽毛球最重要的发力部位之一,造成手腕疼痛的原理也很简单:在击球时手腕的发力方式不正确。
 
  各位球友只需牢记一点:在击球的过程中,正确的手腕发力方式是旋转发力,而不是拉伸发力。
 
  六.大臂和肩部
 
  造成大臂和肩部部位疼痛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挥拍的姿势不正确,没有通过腰腹带动肩部再带动大臂小臂来挥拍;另外一方面,挥拍过后的虽挥动作不充分,使用肩部和大臂的力量强行停止随挥动作。肌肉在受到过度的拉伸和停止后,容易导致疼痛的情况。
 

推荐信号

教学视频

更多...

蔡赟:后场假动作 国家队羽毛...

中国羽毛球队教你打羽毛球(21) 蔡赟主讲:攻心为上 后场假动作

网前勾对角球训练教学视频

湖南省队羽毛球女队主教、参加此次比赛的专业球员张固,教大家学习【如...

中场技术要领 上海队陶晓强教...

1997年苏迪曼杯冠军成员、2015贺岁杯参赛队员,来自上海的陶晓强,赛前...